【研究證實】辦公室噪音=隱形殺手?一片吸音屏風如何讓專注力提升 48%
一、噪音:你以為的小事,卻是辦公室的隱形黑洞
你是否曾在辦公室裡,正全神貫注地工作,卻被電話鈴聲、同事交談聲或影印機聲音打斷?這些看似無害的背景聲音,其實是效率的最大敵人。
多份研究一致指出,辦公室噪音會顯著降低專注力與工作表現。
例如,Banbury 與 Berry(2005)的研究發現,99% 的受訪者認為噪音影響專注力,而且干擾會使 任務完成時間延長 15–20%。這代表幾乎沒有員工能「免疫」於噪音干擾。
換言之,噪音不是小事,而是影響績效的隱形黑洞。
二、聲音大小與心理生理影響:與 OSHA 標準相符
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(OSHA)的規範,長期暴露於 65 分貝以上的噪音,可能造成血壓升高與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分泌增加。
👉 對照辦公室常見噪音:
- 一般交談:約 60 dB
- 開放式辦公室平均:約 65–70 dB
- 影印機運轉:約 70 dB
- 電話鈴聲:約 80 dB
也就是說,多數辦公室的噪音水準,已經處於影響健康的範圍。長期下來,這些聲音會讓員工更疲憊、專注力下降,甚至影響心理健康。
三、噪音帶來的隱性成本:不只是注意力流失
- 生產力下降
持續的聲音干擾會中斷思緒,導致任務進度拖延、錯誤率提升,最終降低團隊產能。
- 心理健康風險
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,會增加焦慮、壓力感與職業倦怠。員工可能更快失去動力,甚至產生離職傾向。
- 影響企業獲利
Gallup 的研究顯示,高敬業度團隊平均能帶來 21% 的獲利成長。反過來說,如果噪音破壞員工的專注與敬業度,企業的獲利能力也會受到拖累。
四、現代辦公趨勢:聲學設計已是必修課
在國際標準與企業趨勢中,「安靜」已不再是奢侈,而是基本需求。
- WELL、LEED 認證:聲學條件被列為健康建築的重要指標,要求降低環境噪音干擾。
- 大型科技公司:Google 等企業早已在辦公室設計中導入噪音控制,視其為提升創新力與生產力的投資。
趨勢很明確:未來的競爭力,不只是數位化,更是「人因化」。
五、吸音隔屏:專注力的無聲守護者
在這樣的背景下,立地型吸音隔屏成為企業最直接有效的解方。
- 有效降噪,恢復專注
採用高效吸音材料的隔屏,能針對 電話聲與談話聲頻率(約 500–2000 Hz) 有效吸收。研究顯示,這樣的降噪措施能 顯著提升專注力(可達近 50% 改善效果),幫助員工在安靜環境中更快進入工作狀態。
- 健康效益
噪音降低後,血壓與壓力荷爾蒙分泌也會隨之減少,讓員工在更舒適的環境中工作,減少長期健康風險。
- 靈活應用
與傳統固定隔間不同,吸音隔屏 無需釘牆、隨插即用,適合因應不斷變化的專案需求與團隊協作方式。
六、實務觀察:企業忽略的「聲音管理」
我們在專案經驗中發現,許多企業願意花費鉅資導入新機台、聘請優秀人才,卻常忽視聲音管理。
一旦導入吸音隔屏,員工普遍回饋:
- 工作專注度提升,不再因小聲音分心
- 會議溝通效率提高,減少重複確認
- 團隊氛圍改善,焦躁與摩擦下降
這證明了聲學設計不只是裝飾,而是「隱形的績效投資」。
結語:安靜,就是企業的競爭力
噪音並非瑣碎小事,而是與 專注力、健康、績效、獲利 緊密相關的核心議題。
導入吸音隔屏,就像為辦公室加上了一層「無形的保護網」,讓員工能在安靜環境中釋放全部專注力。
👉 在現代辦公趨勢下,投資安靜,其實就是投資企業的未來。